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如果你還不知道人文大樓


◎謝宇婷


  如果你曾走訪臺大,印象最深刻的想必是那筆直的椰林大道:挺立的椰子樹昂揚著臺大人的精神,兩側的紅磚建築隱身其後,內斂沉穩。這個畫面在不久的將來卻有可能改變,一棟嶄新的人文大樓將聳立於農業陳列館前的空地,成為臺大新地標。這樣的改變究竟是好是壞,眾說紛紜。只不過一棟人文大樓,到底在爭什麼?如果你還不知道人文大樓,讓意識報為你理出來龍去脈吧!

  人文大樓的興建構想,源於2006年電機系校友施崇棠的一筆五億四千萬元的捐款,校長李嗣涔有感於文學院的空間嚴重不足,又分散在外語教學中心、普通、共同等教學大樓,建議把捐款用於興建人文大樓。這番好意卻引起諸多反彈,首先,為了要有興建大樓的基地,校方決定拆除三座洞洞館[1],引起師生強烈反對;折衷的結果是保留農陳館,拆除人類、哲學兩系系館,在人文大樓興建前暫時使用水源校區,兩系學生因此必須忍受隨時可能崩落的水源系館。從校園規畫委員會、文學院到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公聽會跟會議的時間常在周間白天,學生難以參與。若人文大樓當初的討論更公開、周延,或許就不會讓學生倉促搬遷。

  以張小虹教授為首的「搶救臺大校門口」連署團體不斷質疑原先的兩塊基地為何只剩一塊,認為應另覓基地,減少量體的壓迫。現代的混凝土設計亦引發爭議,有人覺得格格不入且壓迫到農陳館,跟校史館也不協調;有人覺得校門口豎立一座新地標未嘗不可。但椰林大道的整體意象難道不重要嗎?從以往「樹比房子高」到如今「房子比樹高」,如何讓一棟新建物呼應原有的古蹟建築,建築師在自身美學的堅持之外,必須有更多對歷史的尊重。

  目前人文大樓第十案[2]的設計仍有不少疑慮:行政與研究空間分離,可能造成系上情感疏離;大學部學生空間仍極度不足,學生依舊得在校園中流浪;腳踏車位不足(僅361個),讓附近居民擔心學生亂停;根本的建築經費不足、維修水池的費用高昂等種種問題,都在今年六月的公聽會提出討論,但能否改善還有待建築師的調整。

  至今,校方跟「搶救臺大校門口」的討論仍難以聚焦,校方認為應在既有的建案上追求新的人文意象,而反對者主張在目前限制之下,建物將會根本地破壞校門口意象和人文精神,因此呼籲向校方爭取新地。回顧人文大樓的籌建過程,一開始的資訊不透明、討論不充分,讓爭端到後來才爆發,也使得殷切期盼的文學院始終等不到屬於他們的人文大樓。

  容筆者引用意識報過去的社論作結:「少了討論與共識,『建築』終將只能表現少數人的意志,既打斷了舊建築既有的記憶,又難以創造新的共鳴。尋求特色,應該先尋求共識才對。」讓我們更關注人文大樓,使其從籌建到落成,更加體現臺大人的人文精神。



時間表(僅列出較受矚目或是外界人士亦能參與的事項)


2006觀樹基金會捐款五億四千萬元,請簡學義建築師設計人文大樓。
2007臺北市政府公告登錄農業陳列館為歷史建築。
2010漢寶德教授建議下,第四案達到23層樓高,受到嚴重反彈。

拆除人類、哲學兩系系館(洞洞館),遷往水源校區。


11月15日(校慶日)一群台大師生齊聚校門口抗議人文大樓,並有「搶救台大校門口」連署行動,超過兩千人連署,引發外界關注。
2012臺大校總區新建工程環境影響說明書環保署初審會議遭三度退件。
20136月10日總務處舉辦人文大樓新建工程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公聽會。




[1]臺灣大學洞洞館是三棟聯合建築,包含農業陳列館、人類學系和哲學系系館。最大的特色是牆面鑲嵌琉璃筒瓦,以現代材質表現中國建築的傳統元素,由國際知名建築師貝聿銘的弟子張肇康建築師設計,於六零年代先後落成。

[2]人文大樓的建案草稿經過數次翻修,目前有第十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