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農\工彰化——談彰化工業及農業發展

  ◎ 陳莉蓁

  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中,彰化縣縣長候選人魏明谷提出「工業彰北、農業彰南」的政見,當選後將「打造北彰化成為台中市的衛星工業城、南彰化為台中市的農業後花園,讓彰化縣成為適合年輕人居住及就業的好地方,減緩人口外流」,此外,魏明谷亦於選舉前承諾其當選後將撤銷彰南產業園區開發案,如此願景說明了彰化縣發展計畫中分區的產業現況和地景——工業主要集中於北彰化,農田、住家與工廠毗鄰,相較之下,南彰化以農業為主,工廠分布較為疏落,但近年來有不少大型工業開發案希望進駐。本篇報導將以張素玢教授《濁水溪三百年》一書以及訪談內容為論述基礎,以濁水溪為源頭,描繪百年來彰南彰北地區的產業發展差異。

  橫亙於彰化、雲林二縣之間的台灣第一長河濁水溪,發源於合歡山佐久間鞍部,出了山區後行至彰化二水鼻仔頭隘口以下,坡度趨緩、流幅漸廣,堆積生成廣大的濁水溪沖積扇平原,其南北翼各為今日雲林西北區和彰化西南區。濁水溪發源於極易風化的地質區,地層中含有石灰,溶解後使溪水混濁,富含礦物質,有極佳灌溉之利,每年亦為農田帶來肥沃的土壤,民眾稱之為「土膏」。除了利於農業發展的土壤,濁水溪沖積扇的氣候亦適合大部分的農作物生長,一年中約有八個月溫度達攝氏二十度以上;但降雨部分卻形成農業發展的限制,中部地區五月至九月的雨量豐沛,十月至隔年四月的雨量則較稀少,農業必須大量倚賴灌溉用水,因此水利設施成為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施厝圳:第一場綠色革命

  康熙48年(西元1709年),引濁水溪灌溉的施厝圳(即今八堡圳)興築,歷經十年完工,水圳流貫彰化平原北部,灌溉其面積一半以上,北彰化地區農田因而快速地水田化,土地生產力大增,一躍成為台灣穀倉,街莊、人口數亦迅速成長,此一清代台灣最大水利工程可謂帶動了台灣農業史上的第一次綠色革命。然而,南彰化地區的發展卻並非如此順遂,由於濁水溪上游寬廣、易風化的氾濫原導致下游泥砂淤積嚴重,河床不斷堆高,再加上夏日的大雨和颱風促使溪水大漲,濁水溪下游主流路在今日舊虎尾溪及西螺溪之間擺動,每一次的河道變遷不但嚴重威脅流域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造成水利設施的興建或維護困難。因此,乾隆27年(西元1762年)濁水溪沖積扇平原北翼上雖有莿仔埤圳的興建,但頻繁的河川改道、氾濫,加上流域內多為砂質土壤、荒地、爛泥巴地等難以利用的土地,使得莿仔埤圳圳道曲折且經常壅塞,其規模和效能皆無法和施厝圳媲美,故早期濁水溪沖積扇平原上的農業仍以旱作為主,相較於成為農墾精華地帶的彰化北區,水患頻仍的南區農業則黯淡許多。

縱貫鐵路:開通陸路南北運輸

  交通區位的變化也在彰化產業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臺灣島上東西向的河流形成天然地理阻隔,將西部平原切割為數個半封閉的經濟圈,南北往來多倚賴海路,故清領時期各地區貨物主要運往沿海港口,透過海運和福建沿海港口進行對渡貿易,鹿港因此成為當時彰化地區商業最繁盛的城市。

  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基於交通、經濟、軍事等因素,於1899年開始建設縱貫鐵路,由於濁水溪下游水網密布、河水漫流,考量施工難度與工程經費,縱貫鐵路自彰化站以南偏向山邊行駛,所經河段河幅較小,降低了搭建鐵橋的長度和困難。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後,突破既往的南北地理阻隔,鄰近的勞動人口和商店逐漸向各站靠攏,各式農工產品開始往鐵道沿線市鎮集散,帶動員林、田中等沿線市鎮的經濟發展。

  此外,日治時期彰化地區現代化工業的建立亦須仰賴濁水溪,濁水溪不只供給農業和民生用水,亦應水力發電之利而取得「工業之河」的地位。1920年代末期,因應日本對外發動戰爭所需,輔以濁水溪上游至中下游各水力發電廠提供工業用電,以農產加工業為大宗的彰化地區,陸續出現其他各式現代化工廠,如彰化、和美、鹿港等地發展起紡織、電鍍、化學等工業,日治後期的彰化地區經濟上雖仍以食品工業為發展重心,但已逐漸走向農工並存的社會。

  另一方面,由於濁水溪流域屢次發生大規模洪災,總督府自1912年起展開治水工程,陸續施作護岸防止河岸受嚴重侵蝕,修築堤防將濁水溪主流束於今日的西螺溪;此外,中部臨海地區自1900年起推行防砂和造林工作,濁水溪兩岸砂丘、荒地得到屏障,有效降低了砂害,也改善了農業環境,並帶來不少開發利益。1918年,政府以堤防將下游漫流的水網收束於今日的濁水溪後,舊濁水溪(東螺河)成為斷頭河,彰化南區因而浮現三千多甲河川新生地,再加上臨海地區不少飛砂地和荒地因種植防風林而逐漸恢復地力, 部分地區在保安林地位解除後便成為可利用的土地,舊濁水溪下游於是出現大片新墾官有地,雖然並非特別肥沃,仍吸引不少資本家前來開闢農場或興建工廠,在經濟相對落後的彰化南區帶起開發熱潮。
   
戰後產業政策:經濟轉型與農工消長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陸續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政策,農民取得自有耕地後生產意願提高,農業產量、產值亦上升,對於原有農地大多放領給佃農、僅得保留小部分土地的地主,政府則以四大公營企業股票補償,部分地主拋售股票,轉而將資本投入工商業,促成戰後新一波工業發展。清領時期即享有八堡圳灌溉之利的北彰化,過去藉由農業已累積了相當深厚的經濟實力,再加上政府1950年代「以農業培養工業」、1960年代「客廳即工廠」的政策,彰北的資本慢慢自農業流向工業,鹿港、和美、彰化、員林等市鎮逐漸從農業撤出,農地上建起工廠,日治時期即有基礎的各項工業再次擴大,台一線和台十九線的通車也帶動了沿線的中小型工業的發展。1970年代以後,彰化縣東北區和西南區的工業性格和農業性格出現明顯差異,更伴隨著鄰近交通樞紐地帶,日漸浮現農地違規使用問題。

  另外,因戰後人口迅速成長,農工業快速發展,地表水供應量已顯不足,1960年代後,擁有全台最豐沛地下水資源的濁水溪沖積扇積極開發地下水,由於地下水抽取容易,再輔以肥料施用,大幅改善了彰南的農業環境。然而,由於196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糖價低迷,且台灣製糖成本上升,糖業逐漸沒落,內銷為主的稻米也因農產技術提升後生產過剩、國人米食減少等因素而供過於求,不少彰南地區農民於是轉作蔬菜、水果等作物(如二林的葡萄),中山高速公路通車後亦促使溪湖果菜市場興起,彰化縣農業漸由外銷轉向內需,並積極經營各鄉鎮的特色作物。

水與土地:違章工廠和工農之爭

  隨著工商業的快速發展和政府力拚經濟的思維,農地上的違章工廠一間間蓋起,形成關係緊密、經濟效益頗高的上下游產業鍊,卻也忽視了土地利用和污水管理等環境問題,彰化縣因此逐漸成為違章工廠大縣。尤其在鹿港、和美及彰化等北彰化市鎮特別密集,不少特定農業區被違章工廠佔據,更因工廠長期將廢水排入溪流和溝渠中,使得引地表水灌溉的鄰近農地受污染而被迫休耕,部分地區甚至連地下水也漸遭污水入侵,究竟同時帶來經濟利益、就業機會和嚴重污染的違章工廠該何去何從?彰北如今正面臨困難的抉擇。

  而農業屬性較強的彰南也在工業日漸擴張的趨勢下受到覬覦,不少大型工業區對彰南面積較大的完整土地虎視眈眈,繼而引發浮濫徵地、工業區緊鄰農地、工農搶水等爭議及居民抗爭。面對彰北和彰南的發展差異,縣政府能否提出完善的解決方案以符合在地需求,將是影響彰化產業發展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