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客家在台大】編輯的話

◎黃脩閔 


    身份認同往往是涉及一個人最深層的內裡,鑲嵌在日常生活裡,在最深處扎根,在不同時刻提醒著自己:你是什麼人?來自哪裡?裡面有故鄉、有族群,更有著家庭的牽絆與人際的連結。穿梭在不同年代間的故事,所謂的「客家人」其實有不同的意義。
 
    客家是什麼?在臺灣,客家除了作為語言的名稱,也是一個族群的名稱(施添福,2014)。「客家」一詞,最早曾帶有貶義,為廣東政府對移民的稱呼,在19世紀中葉後,經過傳教士的轉介,「客家」才在臺灣社會中逐漸變為中性化的稱謂(陳麗華,2011;施添福,2014)。

    如今,《客家基本法》中對於客家人的定義,則是「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其中,客家血緣指的是「父親或母親是客家人、祖父或祖母是客家人、外祖父或外祖母是客家人,或是祖先具有客家血緣」,有上述一項即具有客家血緣;客家淵源則是如「配偶是客家人」、「主要照顧者是客家人(如養父母等)」、「住在客家庄且會說客家話」、「工作關係會說客家話」 及「社交或學習會說客家話」等客家連結。擁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再加上自我認同為客家人,便符合現況對於「客家人」的定義。根據客委會於2017年公佈的「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目前符合該定義的客家人共有453.7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9.3%。


    台灣的四大族群,大致可以分為Tâi-uân-lâng(hog loˋnginˇ)[1]、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近年則有第五大族群—新住民族群的討論。客家人被稱作「隱形的族群」(葉德聖,2012),原因是:其既不屬於受到國家機器保護的外省文化與語言範疇,在本省人的範圍內,亦不若人數最多的Tâi-gí(hog loˋfa)[2]使用者,不似原住民所處絕對弱勢的位置,因此在政治代表上也不夠明顯,客家族群似乎難以從外觀上直接辨識出具體的差別、卻又隱約有著不同於大多數人的、不盡相同的關聯,以至於經常被忽略、隱形化。
 
    客家語言與文化流失不僅受到語言政策的影響,人數較少、聚落逐漸瓦解,使得客家走出農村聚落。在通婚、都市化的結果中,年輕一輩的客語能力大幅度下降。自1987年解嚴,民間力量湧現,臺灣的社會面貌開始邁向多元化的方向,族群認同與本土意識蓬勃發展。於是有了1987年《客家風雲雜誌》的創刊、1988年還我客家話運動(又稱還我母語運動)的示威遊行,客家運動的昂揚與其族群成員的認知建立過程,意即自我意識的培養,有相當程度之關係(葉德聖,2012)。

    客家運動,讓許多人開始重新反思自己的族群認同、提倡客家話可以在公開媒體中使用,並要求政府正視台灣客家族群的發展。經由多年的客家運動後,客家人的客家意識逐漸強化,客家社會的自我認同——客家權利意識和行動意識漸漸成形,新的客家人使客家的主體性逐漸確立(曾金玉,2000)。因此,對於許多客家朋友而言,「客家主體性」在1980年代後才逐漸形成。
 
    「客家在台大」專題,希望藉由台大客家人的訪談,理解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客家人,其族群意識與認同如何建立,又有怎樣的轉變。透過台大客家社歷任社長的訪談,帶我們望見那個年代的客家熱、客家社團的風起雲湧;專訪台大客家研究中心創辦人邱榮舉老師的過程中,我們看見客家通識課程、客家研究在台大曾經的樣貌;在台大教授客語的羅濟立老師,長期對客家教學現場發展的觀察,也讓我們理解學客語的動機以及客家人的樣態;最後,將目光移到如今就讀台大的客家人,透過剖析他們如何看待自身的身份、認同與語言,我們也了解到客家族群所面臨的挑戰與險峻的處境。
 
    台灣走過的歷史,曾是語言凋零的日子;從今天起,卻也可能是母語復甦的開始。作為一名客家人,意識到這是台大第二次以「台大客家」做為主題的刊物產出[3],希望本專題能回饋這個世代的台大客家人,所面臨的掙扎。或許我已經無法回到那個時代,但我願,在下一個世代中,那個時代的身影,仍能時常浮現,提醒著自己:我是什麼人、我擁有怎樣的認同,而在之中的每個人,真正願意填充客家實質內涵並建構屬於不同世代的記憶。
 
    客家在台大、台大有客家,但願台大始終是一個族群友善、所有人能在這邊盡情展現認同的地方。


——————————————————————————————————————————
註釋

[1]族群名稱,有稱福佬人、河洛人、閩南人、學老人,不同名稱背後有其意識形態與操作空間,本專題選擇以拼音的方式呈現,Tâi-uân-lâng為此族群稱呼自己的方式;hog loˋnginˇ(四縣腔,亦有其他腔調含海陸、饒平、詔安、大埔腔)則為客家族群稱此族群的客語唸法。在提及受訪者的觀點、還原當時時空背景時,則以受訪者或該組織當時使用的詞彙。


[2]語言名稱,有稱台語、閩南語、福佬話、學老話,不同名稱背後有其意識形態與操作空間,本專題選擇以拼音的方式呈現,Tâi-gí為此族群稱呼自己的方式;hog loˋfa(四縣腔,亦有其他腔調含海陸、饒平、詔安、大埔腔)則為客家族群稱此族群的客語唸法。在提及受訪者的觀點、還原當時時空背景時,則以受訪者或該組織當時使用的詞彙。


[3]據台大客家研究中心創辦人邱榮舉教授的回憶,在台灣大學第一次以「台大客家」為主題作專訪者,為楊長鎮(現任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其台大朋友所共同撰寫的採訪文章,它刊登在《台大代聯會訊》(1988年春季)上,專訪當時台大文學院曾振名教授(開授「客家文化」課程)、法學院邱榮舉教授(客家風雲雜誌社社長)及政治學系三年級羅文嘉同學(現任民進黨秘書長)正準備競選台大學生會會長,距今已三十多年。


參考資料

施添福(2014)。從「客家」到客家(三):臺灣的客人稱謂和客人認同(上篇)。全球客家研究,3,頁1-110。

陳麗華(2011)。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臺大歷史學報,48,頁1-49。

曾金玉(2000)。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6wtk5

葉德聖(2012)。臺灣客家運動之未來方程式:形成與發展(1987-2012)(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fqn24j



客家相關組織與學習資源

客家委員會:於 2001 年 6 月 14 日成立,從語言、文化、歷史、觀光各面向推動客家人客家事。
哈克網路學院:內有豐富的多媒體語言文化課程,亦有客語認證相關學習資源
客家電視台:於2003 年 7 月 1 日成立,以客語為主要使用語言,期許能復振並永續經營客語的使用與提高客語中少數腔調的露出。
財團法人寶島客家廣播電台:成立於1994年,為全國第一家客家發聲的電台。
講客廣播電臺:成立於 2017年6月23日,第一個全國頻道之客家廣播電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