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台語授課經驗談——周婉窈老師專訪

 
許悅、陳泓瑋、汪穎瑩、鄭景平 

  周婉窈教授任教於台大歷史系,專長為台灣史。周老師本身對台語懷有熱忱、致力於母語復振,2017年至2018年間曾在中央廣播電台錄製「Lán ê 島嶼.lán ê 歷史」節目,以台語講述台灣史;2017年起在台大開設全台語授課的「近代台灣的歷程」通識課。
 
  周老師本身就喜歡台語、常在系辦講台語,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台語教歷史。據說因為有校友透過學校「校務建言」系統,要求提供用台語教學的課程,校方來詢問院系,便有熟識的助教主動詢問她是否有意願開課,對周老師而言正可謂天賜良機。


理念、意義與準備


  周老師認為「一個語言如果健全的話,就是能夠充分地用來表達人的思想與感情」。她不認同有些人只是在華語的言談中摻雜幾句台語的語句,就宣稱是在講台語,「那講華語的部分難道台語都不能表達嗎?」這樣的情形,反而凸顯台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相較於華語的弱勢地位,使得許多人們無法單純使用台語完整表達心中的思想與情感。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台語的使用情境似乎限縮於日常生活對話,無法成為學術研究、知識傳遞的媒介。周老師對此表示,台語復振的方向,就是無論在各方面都應該能夠全面地、自然地使用台語,而不是限縮於特定使用情境,如此台語才是一個健全的語言。她說,開設台語授課的歷史課程,也是期望能夠為母語復振盡力付出,努力保存台語這麼美麗,卻瀕臨滅絕的語言。
 
  周老師在課堂上,也用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除了有向同學們補充、解釋的必要外,她「非常有意識地逼自己」在課堂上使用全台語教學,也是希望能夠讓學生們了解到,使用母語就可以傳遞所有人們欲表達的意思,可在不同的領域中使用,並傳遞知識。
 
  以台語傳授歷史的好處,除了原本對台語有感覺、習慣講台語的人會特別有共鳴外,周老師更指出,台灣史中大部分的事件是在台語情境中產生。舉例來說,日治時期的台灣人通常使用台語、日語,如台灣文化協會的演講都用台語,治警事件的法庭審判也有被告使用台語。即使在戰後「很多歷史過程基本上是在台語的情境中發生,所以我們如果用台語去教,那感覺會很親切」,老師如此總結。
 
  不過,要達到以全台語授課的程度,並非一蹴可幾。老師分享她磨練台語演講能力的過程,她當初立志練好台語的原因為多年前的一次經驗:老師受邀至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舉辦的夏季學校講課,在鍾逸人前輩的新書發表會上,突然被點名講話時,因為台語不熟練而緊張焦慮。此後周老師便下定決心練習台語,也成功以台語流利地進行幾個主題的演講。周老師透過多次台語演講的準備經驗才得以克服一開始的障礙,這個過程也為日後的台語授課奠定基礎。
 
  除了經由不斷練習與實際操演,以累積台語能力,周老師為了對台語教學的課程做充足的準備,仍需要比其他華語課程多上兩至三倍的時間。為了注意台語的文白異讀以及聲調,老師會在上課前翻查工具書並參考相關資料,先研究好不會發音或者沒有把握唸法的詞語,因而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備課。不過,雖然需要付出大量的心力備課,老師並不以為苦,她將每一次的備課視為學習母語的機會,而從中獲得相當的收穫。


收穫與學生反饋


  周老師提到年輕人學習台語的困境,對於年輕人來說,不會講台語,實際上是整個教育體制的結構性因素,因此對於有志學習台語的年輕人,應該要多多給予鼓勵,而非嘲笑他們不標準的口音。周老師表示,在台語社群成長的她,因為平常公共場合很少使用台語,在疲累的時候講台語,腔調仍有可能「被華語拉走」,所以年輕人也不需要擔心因為口音而遭人嘲笑。她建議想學台語的年輕人,有機會就多講、多聽,盡量與年紀大的長輩多用台語溝通,便會發現台語和華語在文法與表達方式上,都有很多的不同,是一個相當美妙的語言。
 
  延續上述的想法,周老師認為,自己的課程並非以教授台語為目的,而是透過台語教授歷史學科,因此她並不要求學生以台文寫作業、答題,自己出題也都是用華語。不過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更有參與感,周老師上課時會帶著大家唸史料,或指定同學唸給全班聽。過程中她觀察到有些同學對文讀的直覺很好、表現相當不錯。另外,為了增加學生練習台語的機會,老師也會指派錄音作業:三到五分鐘的台語口頭報告,內容開放學生自由發揮,可以自我介紹、念史料等等。這些作業老師都會親自聽過,她發現同學幾乎都非常認真準備報告,不少人的台語發音、整體表現令自己十分驚艷。
 
  周婉窈老師的「近代台灣的歷程」課程廣受學生好評,九十人的通識課裡就有五十人填寫教學評鑑,比例遠高於其他課程,且內容幾乎都是好評,這對老師而言是最大的鼓勵。另外,這門課甚至在107學年獲得通識課教學優良獎。周老師說,以台語授課是她一直以來的心願,如今目標終於達成,也希望退休之後可以持續教這門課。


周婉窈老師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