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媒體罰/發到學生?大學生看論壇的美麗與哀愁

◎董昱(社工一)

隨著多次江陳會的召開,海峽兩岸的社會經濟關係將面臨許多的改變,眾多議題中, ECFA的簽署與否一直是媒體與大眾關注的焦點。在一波波贊成與否的爭吵聲中,台大學生會也挺身而出,於十二月26、27(六、日),舉辦為時兩天的「ECFA罰/發到大學生?大學生看ECFA的美麗與哀愁」學生論壇,試圖藉由一個公共的討論空間,除了讓台大學生更深入地去了解ECFA、也試圖使學生體會主動、積極參與政治經濟議題的重要性。然而,因為為時過長、議題失焦等原因使得學生參與度不高,又因為學生會面對外界媒體的態度曖昧,使得整個論壇活動的舉辦動機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

活動過程與學生參與

學生會於十二月26、27(六、日)舉行為時兩天的論壇,總共邀請多位社經學家參與討論ECFA的簽署,包括:經濟部長施顏祥、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勞委會、農委會、中研院院士瞿宛文、施俊吉、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等人(依活動進行時序)。面對學生會的邀請,這些學者以及專家們願意花時間向學生解釋ECFA,以增進學生對公共議題的認識,誠然讓人欣慰。

可惜的是,即使在這樣的機緣下學生的參與度仍然不高。根據學生會公布的數據,原本報名參加的人數為104人,但是參加第一天(12/26)活動的學生人數為40人(加上社會人士有一百多人),第二天則降為20人。可見學生參與率不高,「喚醒學生從自己的角度關心公共議題」的目標顯然沒有達成,而可能的原因有二。

首先,時間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其一為論壇為時過長,許多學生因為時間上的無法配合而無法參加;另外,由於時間挑選在聖誕節之後,有許多學生反應另有安排而不克前往。

其次,在這次論壇中,講者多從台灣社會、經濟、政治等鉅視的角度分析之,較沒有聚焦於ECFA與大學生的連結,反而產生議題與學生間的疏離感。本次論壇關注的不應只是ECFA的定義與內容,而更應帶出的是ECFA對大學生的影響,如:陸生來台、承認大陸學籍、就業市場的衝擊……云云。然而在兩天總共超過13小時的演講中,ECFA的簽署與大學生之間的連結極少被聚焦,大部分的講員皆以「是否應簽署ECFA」作為主要的演講題目。理所當然地,這其中仍然會談論到ECFA將造成的影響,然以學生作為主要關注對象的內容相對極為缺乏。

學生會與媒體

活動結束後,學生會召開了記者會,除說明本次活動要旨,還公布多項統計數據,以顯示本次論壇是否達到改變參與者想法的成果。統計的方式以問卷進行,主辦單位於第一天和第二天皆發放一份相同的問卷,作為前測和後測的比較。學生會並不試圖以此統計作為台大學生的意見反應,其目的只是為了顯示活動達到的效果,而最後統計結果亦顯示:學生認為ECFA好的百分比提升了、但對於政府的信心不升反降。

雖然學生會欲以此統計顯示本次活動作為意見交流之成效,然而這份數據卻因為作業程序的疏失而導致了代表性不足的問題。第一天接受前測的學生在領取問卷時,同時也領取了一組編號,以便於第二天作為領取後測問卷的依據。然而學生會卻因為疏忽而遺失這份編號的對照資料,真正參與「全程」活動的實際人數不得而知,手上的資料僅剩餘20份來自於第二天完成的後測問卷。

根據學生會於當日記者會所公布的數據,這份統計所採納的是「20份全程參與者所填寫的前測與後測問卷」,然而事實上仍有許多漏洞。究竟學生會所舉辦的活動成果應是向媒體負責、還是台大的學生呢?

台大學生會舉辦本次活動是希望喚起學生的公民意識,希望學生能從自身出發來關心公眾議題,然而由於活動的時間使然,參與人數並沒有達到預期之多。另外在題目的挑選上,從大學生的角度關心ECFA並無不可,然還是要避免過於空泛的討輪,使得原本的論壇淪為一場公聽會。最後,當媒體以放大鏡關注台大學生時,「如何定位」也成了學生會將面臨的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