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專業教育的省思──台大的醫學人文教育

◎莊建淮(醫學二)李問(人類三)

  本學期(98-1)台大醫學院的醫學人文課程改革,因為「洪蘭事件」引起各界討論,但我們好奇的是,種種表象之下的真實狀況又是如何?現今台灣的醫學人文與社會教育,受國內醫學教育環境、結構性及人為因素之影響,包括課程之師資不足、資源稀少,在醫學院繁重且既定的課程下發展不易並相對受到排擠,而教授者必須同時具備人文社會或倫理法律學門之專長並了解醫療工作,因而師資培育不易。

  台大醫學院在過去二十年間嘗試了許多重要的醫學教育改革,從 前院長謝博生教授至今,出現許多成效與轉變,但同時也有實踐層面的落差。讓我們來看看台大醫學人文教育改革現況,並重新回顧醫學人文教育改革的歷史脈絡,呈現教授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反思。

一個講堂,各種詮釋

  「為什麼社會學又出現了?還是系必修?醫療社會學只是挑出毛病不能解決任何事。」、「大堂課後的討論課該談什麼…還有什麼好說的?」、「原來疾病的社會性因素居然這麼顯著,我們有沒有實踐的可能?」

  星期一的下午「醫療與社會」課程近一百多位的醫學系學生坐在不見天日,沒有窗戶的講堂裡,面對新的課題與衝擊,產生了各種反思與想像。實際負責醫療社會學教學的台大社會學系吳嘉苓老師認為(同時也是洪蘭事件的課堂教師):「醫學院近年投入醫學教育改革與相關社會人文專業領域的合作是醫學院的一大突破。醫學院大一下學期社會學丁的教學經驗中,感受到新生代對文化、社會關懷的廣度與深度都逐漸加深。雖然在一系列的課程改革中曾遇到質疑,例如:對教學內容的不同看法,但我相信這是好的開始,醫學人文教育可以鼓勵同學在未來不只是看到個人,而見樹不見林。」

  另外,實際負責道德哲學教學的醫學系蔡甫昌老師則認為:「在同學的課後報告發現越來越多同學可以將理論實際應用於相關討論,但討論的面向與深度異質性較大。」目前醫療與社會課程分為四個領域:醫療人類學、醫療社會學、醫學與道德哲學以及法律與政策,分別由四位專業領域的老師教授,整體而言,這樣的課程安排呈現許多不同面向,反思當代醫學不同的可能。或許部分同學仍停留在過去「學這些做什麼?」的慣性質疑裏而尚未反應過來,但也有不少同學已在與自己過去思維的對話之中找尋新的可能。

學院內的種子

  其實,教育部顧問室從七年前就開始堆動專業教育改進計畫,到近年來的「中程綱領」──醫學專業教育改進計畫,希望醫學專業訓練過程中設計跨科際的知識基礎或引進新課程、新教學方式,同時具備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公民意識。

 顧問室成員之一的台大社會學系陳東升老師表示,希望各個醫學院提出課程改革計畫,計畫的實踐應該要有眾多跨部門互相協助與參與,而非只是少數負責人的業務。雖然許多實務面的改革已經開始,但後續制度面與整個院為單位的協助是有疑慮的,並且需要學生的真正參與。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在推動醫學教育改革不遺餘力。「社會醫學科」是謝博生老師過去從事醫學教育改革所改制的部門。目前,社會醫學科的蔡甫昌老師負責核心課程的規劃,何明蓉老師負責師資培育。

實際運作的落差

  確實,在教學的運作上也遇到若干困難。比方說,二年級的學生還沒有見習、實習經驗,也尚未跟病人面對面接觸,因此可能對於「醫療組織」、「醫學倫理」、「醫療糾紛」等概念沒有特別切身的感受。特別是課程後的小組討論課,如果學生又沒有閱讀相關文獻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很容易淪為個人心得的發表大會。但相關的老師認為,講堂的大堂課教學,希望可以提供可多思考的種子與不同面向。蔡甫昌老師認為:「素養與關懷兩個課題不能混為一談。我希望在課堂上不只提供應用上的例子,對於如何進行道德推理與思考各種不同理論對同一件事的看法而使得學生享受思考的樂趣。」

何明蓉老師將「醫療與社會」課程喻為拼盤,可讓學生淺嘗不同學門之於醫療行為的研究取徑;但對於想要跳過試吃、直接涉獵更深入課程的學生,這堂課自然太淺顯乏味。因而,時數不見變少、框限卻越來越多的課制,反而阻礙學生自主學習的意願與創發的可能性,降低學生的多元發展。

另一方面,排課的結構性因素也造成諸多限制:醫學院學生大一大二的課程安排不具彈性,大二下之後的基礎醫學課程更是緊湊。如何使醫學人文教育不只是停留在大一大二的「預備課程」是一個關鍵的問題。謝博生教授即將要推動的「體驗學習課程(見本期意識報)」就是希望同學能夠在結構之外找尋人文關懷。然而醫學系這幾年來的選課空間,沒有更開放,反而加了更多的限制。或許根本上而言,還是需要突破醫學院舊式課程思維。

  醫學人文教育改革計畫在醫學院的推行遇到許多困難,改革從前院長謝博生開始到今日,仍然不斷進行對話與磨合。醫院與醫學院是一個高度科層組織的地方,經常被形容為「金字塔」或是「白色巨塔」。當全面性的醫學人文教育改革沒有實質的行政力量支持,而只是由基層的教師規劃,在改革上勢必面對結構上各式各樣層級的拖延。何明蓉老師近年來積極推動師資培育計畫,但種子教師若回去醫學院沒有制度性與結構性的改變,等到教育部的專案計畫結束之後,改革要如何在各校的醫學院中持續生根?

專業素養中的反思能力

 許多受訪的老師和同學不約而同提到,醫學人文教育的重點不是在於知識的傳授,而是反思的能力。雖然當代的醫療體系越趨精細分工,醫學不應該只是看到各科的疾病,更要看見「人」整體的價值。醫學教育,應該要讓工作繁忙的醫師面對醫療體制、面對病人、面對社會,更有能力看清自己的位置──同時體諒他人。

 這樣的能力不該單單要求醫生,而是對任何專業領域都該有的期許。然而,在台灣七年制醫學教育的背景下,如何讓一個高中畢業生在「從學院,到醫學院,到醫院」的隧道中,將反思能力與專業結合,這便是醫學教育獨特的挑戰。在這條道路上,持續有許多老師不斷為醫學教育的改革進行努力。其實除了醫學領域之外,台灣大學教育中各種不同的學術知識在訓練過程中,往往無法讓學生確實瞭解其專業與社會的關連。所謂「人文素養」往往離學生的生活過於遙遠,成為專業知識之外的裝飾。如果能確實將人文社會的省思與專業有所連結,那麼醫學領域的經驗,未嘗不能作為其他各行各業的借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