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圍牆的空間語彙──從空間規劃與設計談校園開放


◎社工三  董昱



  不論是在空間、資源等方面,大學其實難以和周圍的環境完全分離。在許多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我們都不難發現,由於共處在鄰近的土地上,大學和社區可以說是休戚與共。舉例而言,校園附近會吸引商家的聚集,形成如師大、公館商圈的地景;或者,總是為人詬病的腳踏車浪,淹沒了溫州街狹小的巷道和人行道。

  這些例子都足以說明,校園開放是一個人們必須面對的議題。如前文所言,校園開放的目的並非在於完全消除校園與社區的區隔,而是在理念、行動、管理、設計……等許多方面,促進大學與社會的對話。至此,校園的空間規劃與設計,也將是不可忽略的課題。


空間不只是空間

  空間不只是人們活動的背景,事實上,空間的安排、設計、甚至命名,都深深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與認同。人們每天都在不同的空間中移動,家、馬路、捷運站、教室或辦公室,不同的空間透過不同的設計,給人們不同的感受,也展現不同的意義。

  空間影響人們行為和思考的方式有很多。透過賦予不同的身體經驗,空間影響人們的感受:大型的廣場或建築物給人們一種疏離、震懾、神聖的感受,狹小的捷運站則讓人感覺緊張、時間快速。除了硬體的設計之外,搭配一些抽象的象徵符號,空間也影響了人群的價值觀、形塑人群的記憶,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命名」。台灣各縣市最為主要的幹道,大多以「中山」、「中正」等過去的領導人來命名。

  空間不只是空間,不論透過何種方式,它透露了規劃者的想像、意識形態,它也影響了其中人們的想法、塑造了人們的記憶;校園空間的安排與設計,也反映並影響了人們對於教育的想像。點開網路瀏覽器、使用Google地圖俯瞰台灣各大城市,我們非常容易辨識出「學校」的所在地:圍牆、銅像、標語、現代建築、PU跑道操場……,這些建築在一定的空間內進行排列組合,構成了主要校園的地景。這一系列的校園意象,顯得單一、沉悶、缺乏創意又充滿限制,教學空間被限縮於教室之內,使得人們對於教育的想像越來越貧乏;圍牆也區隔了校園與周遭社區,校園內外形成一種斷裂又疏離的地景,使得我們距離校園開放的理想,漸行漸遠。


無圍牆校園:突破「內」與「外」的限制

  回頭檢視台大校園與周圍社區的空間圖像,不難發現台大與周圍社區的連結可說是相當薄弱。繞行台大總區一圈,就會發現高大的建築物多集中於校園的邊界,隔著圍牆和馬路,與校外社區的建築物形成強烈的對比。此外,校園的邊界也都還留有實體的圍牆,圍牆區分了校園的內與外,雖然具有防止機車與交通工具隨意進出的功能,卻也造成許多浪費與不安全的空間;由於高大的建築物緊鄰圍牆,其間的縫隙總是雜草叢生、堆滿雜物,甚至成為安全的死角。

  畢恆達在《空間就是權力》(2010)一書中說道:「校園空間設計應該要回到『什麼是教育』以及『為什麼要有校園』的基本概念本身,不是簡單的教室、辦公室的排列組合而已。」這兩個基本概念,其實就是校園開放的宗旨:「教育」和「對話」。校方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除了考量校內使用者的需求之外,也必須考量社區參與的可能,試圖營造對使用者和附近居民友善的校園空間,甚至可以邀請校園周遭的居民,與校內的使用者一同來參與校園空間規劃的過程。

  事實上,台灣自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即開始發展出「無圍牆校園」的理念,這與校園開放的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無圍牆校園是一種設計理念,希望擺脫過去由水泥和鐵絲網所做成的圍牆,改由植披或有設計感的藝術品來代替,達到開放校園環境、與社區互動、以及美化校園的目標。台灣已有許多中小學開始採用無圍牆校園的設計理念,並有所成就。

  讓教育走出校園,讓社區與校園對話;空間設計只是校園開放的一環,卻是個重要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