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打破性別的框架──無性別廁所

◎社會三 林正揚、人類一 張斐昕     


日常生活裡不安的身體

  你是否習慣了廁所男、女二分這樣的分類呢?有一群人他們面對這樣的分類卻無所適從。這群人有不同的原因,他們可能是跨性別者或帶著兒女、長輩。當家長與兒女是不同性別,尤其是兒女尚年幼必須有人陪著時,斷然性別二分的廁所給他們出了一道難題。跨性別者進入自己原本生理性別所屬廁所產生的尷尬,尤其是男廁小便斗,大家習以為常、但幾乎毫無隱私的設計帶給跨性別者的是更強烈的不自在感。再者,女生如廁的時間比男生長很多,但目前公共廁所男女廁比為一比一,因是常常見到女廁大排長龍,女生見此望而卻步,而男廁卻空空如也。

  那麼這群人在萬不得已的情形下,如何解決最為基本卻又無法得到紓解的生理需求?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嘗試打破男女二分的界線,家長直接帶著小孩進入男或女廁或者兒女如廁時在廁所門口探頭探腦,面對可能的質疑,自我解釋為:還是小孩所以沒關係。跨性別者冒著被檢舉的風險進入了自我性別認同的廁所。這兩者或者進入不分性別的無障礙廁所。甚至,女生也勇敢地質疑設計,進入了男廁。而實際上也有行動或聲音發出,世新大學性研所的小莫(化名)即以「穿裙子上男廁的小便斗」凸顯性別廁所的荒謬性。一位生理男跨性別者談到因為無法在男廁如廁,在捷運上女廁出來時遭捷運局員工質疑,「那你覺得我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如此回答。的確,社會上斷然的男女分廁使大部分跨性別者不知如何是好。


打破界線:無性別廁所

  面對越來越被多人意識到性別廁所的不合理,顯然性別廁所已經無法包容各種需求。對於上述問題,過去幾年提出的無性別廁所未嘗不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廁所作為一個解決生理需求的地方,應兼具隱私、方便與安全,無性別廁所即是不因性別而限制使用者進入,因此它對性少數也就是跨性別者是性別友善的。而每一個便器都有獨立的隔間兼顧隱私和安全。使跨性別者不再因覺得困窘而忽略自己的生理需求進而造成健康危害。如有位男性跨性別者在國高中時因為這種情況不得以時常憋尿而導致整個泌尿系統發炎。另外,對家長來說帶兒女如廁變得方便許多。而目前女廁不夠的問題,除了增加廁所外,以現有的空間改成無性別廁所未嘗不是一個解決的方法。設立無性別廁所的要求近年來不斷有人提出,然而社會上無聲而穩固的反對基礎使此理想長時間未能付諸實現,位於台北景美的世新大學在校園中首先做出了嘗試。



世新大學性別友善廁所

  世新大學設置性別友善廁所的過程,發端於校方為配合教育部友善校園政策改善女廁不足問題。當時總務長,也是前世新性別研究所長,直接建議:「世新作為一間設有性研所的學校,我們應擁有較敏感的性別意識建造性別友善廁所,這樣既解決女廁不足的問題也為性別友善推進一步。」經過兩場校園公聽會,校方開設工作坊,討論構想與實際繪製設計圖。工作坊的成員除了自願參加的學生外,也有熟習法規的學校行政人員。此作法不僅讓跨性別者意見可以被聽見,也讓使用者親自參與改建過程,避免盲目作出不適合使用者的改建。工作坊經過數週討論,以無性別廁所為藍圖的性別友善廁所順利改建,為性別友善跨出了第一步。

  然而目前世新大學無性別廁所的使用率卻不如預期,可能是因為它地處偏遠,並且旁邊就有一間女廁,減少了生理女性使用的誘因,使用者大部分仍是生理男性,對於生理女性及跨性別者的如廁問題改善有限。


無性別廁所的檢討

  無性別廁所的成效不如預期,除了世新大學廁所設置地點的問題外,還可能是因為社會的價值觀還沒辦法接受無性別廁所。首先,有人覺得生理男性與生理女性在同一個空間狹小的廁所互動會尷尬,甚至擔心會有性騷擾、偷拍的問題。若是無性別廁所的位置在校園死角的話,這樣的恐懼會更嚴重。第二,無性別廁所可能面臨汙名化的處境,因為目前無性別廁所的數量很少,例如世新大學全校只有兩間無性別廁所,多數學生不會特別去使用這兩間廁所,導致去上無性別廁所的跨性別者或其他性少數可能會有非自願出櫃的風險。而且,目前社會對於跨性別者仍不夠友善,多數的異性戀可能也不願被視為是跨性別者,因此降低了使用無性別廁所的意願。

  不過現今許多地方女廁數量仍然不足,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思考要將空間優先分配給女廁或是無性別廁所。基於上述疑慮,許多人擔心增設無性別廁所而非女廁可能會幫不到生理女性而造成反效果。


無性別廁所的可能性

  但是增設廁所除了解決女性如廁空間不足的問題外,也應該顧慮到其他具有多元性別氣質的人,才能達成性別友善的環境。無性別廁所除了世新大學的形式以外還有其他可能,例如星巴克咖啡的廁所就是不分男女使用同一間,但礙於空間有限,實踐上比較困難。不過其實很多疑慮都是空間設計的問題,只要改變設計就能解決。例如戶外的流動廁所也是無性別廁所,但是我們使用上比較不會有疑慮,因為它設置在人潮流動的戶外,受到公眾監督,大家都看得到是誰進去廁所,因此安全性較高;而流動廁所的隔間是完全密封的,如廁的隱私受到保障,自然不會擔心被性騷擾或偷拍。

  再者,女性害怕受到性騷擾的受害者形象,是被這個父權社會所型塑出來的,如果我們透過無性別廁所的設置,並從小教育進步的性別觀點,從生活中實踐,久而久之,使用無性別廁所就會變成理所當然的事了。這樣,不論生理男/女或其他多元性別的人們,包括小莫,都能在不尷尬的環境下如廁,性別廁所運動才真正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