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

我們想要留下什麼?——談觀光與文化傳承

◎呂其正

從器物不再到文物保存

  一次的休息閒聊之中,「土礱伯公」林裕祥,拿著苗栗縣政府甫出版三個月的一本全彩書給大家傳閱,書中圖文並茂共有近百的章節,記錄下目前苗栗縣各處所留傳至今的傳統技藝及文物。就好像前一日早晨,伯公親自向我們示範並讓我們操演土礱的過程一樣,書中圖像上的林伯公靜止在那兒,向所有可能的讀者傳授著傳統的器具及其知識。

  為什麼土礱已經難以在農村中見到了?答案也許很簡單,五零年代以降的農業機械化、效率化過程,使得土礱這樣一個脫去稻殼的器具不再具有實用價值。與此類似的,還有南富村南埔國小旁的礦業文物館。文物館中陳列過往礦業沒落前使用的尼龍繩、卷洋機。今日大南埔可見到的各式傳統生活用具,名為生活,但在歷經幾十年來的快速變遷之後,它們已然不是器物而是文物,是為了「文化」而被記憶下來的物質層面。

文化精神的斷層

  如果說前述的各式文物是文化中的物質層面的話,那麼這悄然表現在廟宇與村落之間的變化,則是文化中的精神層面,是抽象的人與人、人與地的關係。正月十六迎龍祭祀就是最好的明證,今日,人們能在任何時間在文物館、廟宇內親眼看見迎龍時的大小鑼鼓以及獅頭。但在正月十六之時,那種由村民自發組團,參與迎龍慶典的動態現象已成往昔記憶,這是因為新一代的人已經處在文化的傳承過程之外了。對於文化的傳承來說,世代的交替是重要的,但對包含大南埔在內的村莊而言,人口外移所造成的青壯年人口的流失,已經無力也無願再承續這樣的慶典活動。

文物保存與觀光教育的不及之處──無法傳承

  粗略地將文化分為物質以及精神兩層面來檢視大南埔,物質的這一層面事實上正與觀光、外來者呈現正面的成長效果。原因在於,物質層面的出版物,書上的圖像,此種
我們熟知的保存文化的方式。與百年前流傳至今的影像類似,以接近客觀的方式攝影記錄人與器物的影像。這些文化中靜態的物質層面,若再輔以文字說明及實際的器物陳列,便是博物館特展等等能夠善加利用的素材。就知識傳承來說,這樣的作為的確能讓參觀者加以學習、瞭解。簡言之,如果此地的觀光和發展的確因為政府政策執行成功而繁榮起來,那麼我們可以想像,更多的出版物、博物館會一同出現,並且將有更多外來觀光客在此學習到知識。

  然而,正如前述所提及的,文化的精神層面在沒有下一代新人接續的窘境下已悄然流失。政府新政策的執行宣稱會帶來人潮,在這未知數之後的下一個問題是,即便人潮來到,但原本因人口外移所造成的文化精神面的斷層,能否藉著外來人潮與觀光客來接續?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這是因為,觀光客好比博物館的遊客,在購買門票以及看完展覽後,知識的獲取是自身的。但展覽中的那些名畫中人物的子孫,卻不一定有機會回來此地瞭解過往的故事。做為文化流失的真正根源,即離農所導致的人口流失,這樣的傷口所衍伸的問題,如慶典人才的流失、社區發展過程青壯年男女的缺席等,是單純的文物保存所難以補救之處。但是,這些問題在以吸引外來遊客和保存當地文化(實際上保存的是文物)的政府口號中卻被忽略未提。

  夜晚時分,終於結束一輪訪談的我們走在田地一旁的小路準備回房休息,耳邊此時仍不斷傳來音樂聲,原來是文武宮中請來的戲班演出的樂曲。「今天慶祝天公生,請來的戲班會持續到很晚」住宿處的主人張仁武先生如此解釋。站從田地此端遠遠向文武宮望去,彎聳入天的廟宇屋脊及木樑石柱在燈火中閃耀,此情此景,讓我聯想到一本書《法國珍藏早期臺灣影像:攝影與歷史的對話》。書中一連串百多年前生活的人與其生活用具,就在照相機的「靈光一閃」中被記錄了下來。百多年前的紀錄也許只能依憑此法留存,但今後的保存不該只停留於此,否則,我們將會把現今仍在農村中的各種抽象的精神層面遺漏掉,再次地「自我標本化」,重新放入博物館的櫥窗中供世人追憶,卻無法再有實質生活上的承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