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艋舺啟示──文化資產或者歷史餘孽?



社會三  吳璠


  讓我們想像一個既古典又草莽的航程,啟航自島嶼北端的淡水河口。一路上,我們首先會見到十九世紀開港通商、興盛繁華的淡水古鎮在左,轉動著現代工業 巨輪的台北港在右。接著,則是與淡水同為十九、二十世紀名埠的大稻埕──此時此刻你朝左岸凝視,穿透岸邊櫛次鱗比的老商號、洋房、透天厝,便是同安人自艋 舺護救、重建而來的霞海城隍廟。然而不知不覺間,我們的船竟在淤積的河床上擱淺了,動彈不得。於是我們知道──艋舺(bangka)到了。

  這便是台北城的身世追溯之旅,必然要回探至清康熙48年(1709),諸羅縣官方正式核准的「陳賴章墾號」,引動了大規模的福建沿海移民潮。ㄧ開始 渡海而來的閩南人在新莊一帶嘗試買賣與航運,很快面臨了大嵙崁溪溪口淤塞的問題,乃轉移到港口條件相對良好的對岸──也就是日後沿襲平埔族語 「moungar」(小船)之音而得名的艋舺。艋舺崛起得相當迅速,直到1738年三邑人集資興建格局宏大的龍山寺時,此地已然是商賈們趨之若鶩的海峽兩 岸貿易港市了。然而興起得快,衰落也只是轉瞬之間。對艋舺而言,十九世紀的到來或許意味著意想不到的厄運:三邑人與同安人之間的「頂下郊拚」與連年械鬥, 加之以河岸淤積與接連的瘟疫肆虐,重挫了商業的活力,艋舺從此一蹶不振。倒是敗退的同安人遷移到北方的大稻埕重整商號,在清末開港通商之後與淡水河口的淡 水港同領風騷。

  艋舺的早盛先衰使她特別展露了台灣史的混血特色。舉例而言,艋舺龍山寺三百年來改建多次,建築特色上便集清帝國、日本、戰後風格於一身;再往東走ㄧ 些,則是清代「前舖後居」的傳統店屋與日式洋樓並立的剝皮寮歷史建築群,前後經歷過日治時代「市區改正」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區段徵收,如今是人去樓空的「文 化展演空間」。甚且,人一生的苦海與救贖,在此也ㄧ應聚全了:遍布巷弄的廟宇、2F按摩店、阿公店(註1)、簽賭處、社福機構……,成為今日為人所熟知的 艋舺印象。

  艋舺的前景在哪裡呢?多年來不少艋舺人心灰意冷,選擇舉家搬離,另尋出路;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建商主打「台北城市發展的東西軸線翻轉」,將艋舺的老筋脈視為落後的歷史餘孽,拆老宅蓋新樓的消息時有所聞──諸此種種,你怎麼看?








(註1):「阿公店,顧名思義,阿嬤級的女侍陪伴老伯、阿公喝茶喝酒的店家。由於消費低廉,可以殺時間又有人作陪聊天,所以是上了年紀之中下層男子的一種消費方 式,也是阿公店的原貌。」(引用自柯得隆〈繁城歷史與情色文化的結〉,收錄於台北艋舺扶輪社所編著之《艋舺千帆再起》,民國102年台北艋舺扶輪社出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