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映在居民眼中的艋舺圖像──日常生活與社會問題

生技二 林月先  社會二 劉均



  或許你曾經耳聞:「不要在萬華逗留,那裡不安全。」但也同時聽過「一府、二鹿、三艋舺」的昔日繁華。究竟什麼時後,古城艋舺竟然在人們眼中成為「萬華三多」的聚集地一詞──指的就是角頭多、流鶯多與街友多。變化的緣由抽絲剝繭下可以細細分析,但透過當地居民的眼,看看這些問題是如何嵌入他們的日常生活而與他們產生關聯,又是另一番風貌。


艋舺人柯老闆
 
(圖一)柯老闆娓娓道出艋舺過去的歷史

  來到了華西街觀光夜市,太陽還露著臉,店家的鐵門都還沒捲起,但在街道尾端的柯老闆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下午要賣的甜湯。但阿猜嬤甜湯店只是他其中一個身分,黑白樸素的名片上還寫著河洛韻(註1)文史工作者以及艋舺在地導覽人。

  柯老闆把爐子點燃,娓娓道出艋舺人眼中的艋舺。


艋舺的風月歷史

  談及艋舺很多人便會立即想到她的一段風月歷史,這是一段許多人極力拋棄的沉重歷史,但不可否認華西街夜市的興起與風化區的變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清朝時艋舺便是貨物的重要集散地、船夫與碼頭工人的落腳處,市街逐漸形成,酒樓與娼寮競相開張。至日治之初則規劃「遊廓」以集中管理特種行業,此即台灣 公娼之始。日本人走後,國民政府將風化區縮小於寶斗里一帶,當時娼館附近的華西街夜市熱鬧繁華,會賣山產、海產等壯陽的食材。這番榮景直到1997年台北 市政府廢除公娼制度之後才慢慢衰退。

  「在這邊從小遇到的經驗是在很多書籍資料上找不到的。除了看過業主們『吃肉不吐骨頭』的剝削行為,還看到很多風紀問題,像以前這邊有間日本料理店,警察 來吃飯都是公娼業主付錢哩!」柯老闆說,當時部份合法的公娼館內會讓違法的私娼在內營業,如果有警察臨檢,就是一陣雞飛狗跳、群鶯飛舞。 

  「其實公娼之間就像生命共同體,每一家都有暗道互通,警察從一個方向來,他們就從另一個方向逃,到最後很多人會從那個圍牆跳出來。」柯老闆比手畫腳生動 地指著寶斗里遺址的方向,那邊很多二樓都有孔洞,但並不是窗戶,而是用來架設木板做為通往另一側的橋,當時天花板一遮起來,就成了名符其實的暗道。然而現 在這些暗道都被人放火燒毀了。
 
(圖二)過去日治時代遊廓的範圍


一窺艋舺角頭與生態圈

   然而轄區內的警察通常都不會臨檢,除非有人密告上級警察機關。艋舺的娼妓業者由黑道所控制,而黑道懼怕警察、警察懼怕記者,記者又怕黑道,形成這裡複雜 的生態圈。警察在生態圈中一方面放出消息讓記者報導,另一方面一清專案等掃蕩又使得黑道與娼妓的關係變得混亂,原本娼妓業者依靠黑道幫忙圍事與保護的關係 被打破之後,間接導致許多黑道內部的逆倫問題;另外地方派系也會妥善運用警察與情治系統來影響黑道,這些角頭大老們為了不要被送去火燒島「報管訓」通常就 會被迫接受利用。

  以往黑道和娼妓業者的關係除了抽成和保護外,還透過另一種方式表現出來,就是警方在面臨發生社會動盪時會要求黑道「交人」,這時老大常會以抽籤的方式決定哪個小弟出去背黑鍋,這時如果抽到家中是娼妓業者的通常會被跳過,一般的窮家子弟就不會有這種特權了。

   黑道並不是完全逞凶鬥狠、魚肉鄉里之徒。艋舺的黑道目前大多是本省幫派在經營,而這些幫派多半以賭場為業,以毒品和色情業為主的外省幫派曾經想進到此地 分一杯羹,當時的本省幫派便團結起來維護彼此的地盤。「國小的許多同學家中不論經營的是黑道、毒品、賭場或娼妓業,到國中四散到艋舺各地後人際關係又藉此 擴散,有人出事情其他人都會知道、需要甚麼協助透過這個網絡也可以找到,不論是武器、資金或是避風頭,只要彼此沒有利益衝突都是可以互相合作的。」柯老闆 如是說。
 
      而到近期,許多在地黑道的觀念也逐漸轉變,現在更會為自己的兄弟「創造經濟基礎」,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在都市更新上,一方面與商人結合獲得艋 舺潛藏的都更商機;另一方面許多政治人物也會與建設公司有關,藉此同樣可以累積政治資源。但有時這些都更利益會「撈過頭」,侵略了其他角頭的地盤,這時就 需要分紅、甚至翻臉。



隱形的緊箍咒

   娼妓、黑道等污名使得住在華西街的人備受歧視,柯老闆就深有所感,他的履歷表後來都不寫華西街作為地址,都寫附近的貴陽街等等,因為每次寫華西街,口試 都不會通過。但他苦笑地補充:「住這邊唯一的好處就是有一次我的外甥在學校被霸凌,對方要求拿錢出來,我外甥靈機一動請對方到華西街的家找他拿錢,當然最 後對方就不敢來啦!」此地的居民都會被貼上標籤,所以這邊的家長假如經濟許可,都會選擇搬家或幫小孩轉學。

  居民不斷遷出,勞動力流失,使這一帶經濟活動相對低落,彷彿有個隱形的緊箍咒也把標籤緊緊的套住華西街,使它在這沉寂的循環中難以翻身。


艋舺人與萬華遊民

  這緊箍咒不僅單單是柯老闆的感受,艋舺所背負的「三多」污名是許多艋舺人都深切感受到的,這還包括了萬華等同於街友集散地的印象。街友中有將近六成的人 來自外地、流動率又高,因此在多數居民眼中他們並不是艋舺人,彼此之間的矛盾衝突因市議員應曉薇對遊民言語攻擊而浮上檯面(註2)。

  遊民如此顯眼的存在在艋舺的街頭,使得遊民成為最方便的靶子,市容骯髒、房價下跌、治安敗壞、店家倒閉等等各式各樣的理由皆歸因到遊民身上,與遊民骯髒不檢點的形象綁在一起在報章雜誌、選舉政見中包裝在一起成套販賣。對艋舺的居民來說,傷害最深的不一定是對遊民的負面經驗,而是永遠擺脫不了這種家鄉形象的感受。


艋舺的圖像

   艋舺並非正在死去,而只是變老而已,而且由於他所沉積的歷史厚度,艋舺老得有特色、有智慧,只是欠缺人去珍惜他而已,因此負面且刻板的「萬華三多」才暫 成了為人所熟悉的萬華。艋舺是甚麼樣的地方,有群艋舺人且用相機、文史記錄或整個家族歷史的追溯去感受艋舺的紋路,將心目中真正的艋舺大聲說給大家知道。




(註1)早年盛行的年節民俗遊戲,類似「古早的大富翁」,以一張涵蓋47種圖形的螺旋狀紙板,由小朋友輪流擲骰子前進,最先抵達中心點的仙翁圖案即獲勝,遊戲中最具趣味的地方在於參與者以河洛語吆喝的特殊口訣,極富語言韻味。

(註2)台北市政府在此噴水阻止街友睡覺,這個過程影片一放上網路馬上引起公憤,之後聲援遊民的民眾更在公園裡與聲援市議員應曉薇的當地居民發生口角衝突,突顯居民對遊民問題的長期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