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中部科學園區擴廠案始末


◎傅彥龍

中科擴廠案[註一]從2014年1月歷經五次環評初審會議與四次環評大會,最後於2015年2月審查通過。中科管理局因應台積電興建18吋晶圓廠的需求提出本計畫案,在臺中市大雅區與西屯區交界處,既有的中科台中園區西側建廠。本案在環評階段面臨諸多爭議與地方公民團體的抗爭,在環評通過後,公民團體也舉行數次遊行與在地培力等行動。在意識報來到中科管理局參訪的當下,從導覽車向外望,大肚山側已建起數層樓的鋼架與樓板,吊車拉起吊臂來回運作,怪手在黃土坡上挖掘,幾個頭戴白色施工安全帽的工人正低頭工作,一座巨大的工廠在灰濛的天空下初具雛形。
環評過程的風風雨雨
  如同許多開發案中所看到的,中科擴廠案在多數人們還未發現的時刻就悄悄地在公部門裡展開程序。從環評會議記錄來看,環評初期僅有平時力主監督環評案件的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旁聽發言,進入環評大會後陸續有大肚山學會、台灣生態學會、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八、九個公民團體加入監督行列。
環團最早提出的質疑包括水資源使用、汙水排放與森林的過度開發等。水資源方面,此案每日需約五萬噸用水,雖水利署核配用水量充足,但在中部水資源有限,尚需從大安溪與大甲溪聯合輸水的情況下,仍有與民間、農業搶水之虞。汙水排放方面,雖然汙水中有害化學物質致癌與非致癌風險符合標準,但在烏溪枯水期占三分之一的流量,可能嚴重影響烏溪的水質與生態。此外,大肚山已過度開發,被汙染產業包圍,從南到北為精密科學機械園區、焚化爐、文山工業區、台中工業區一期、二期、三期、火葬場、鴻海工業預定地與中科園區等,本案預計開發的彈藥庫區域更是大肚山僅存的53公頃次生林綠帶。
    隨著一次次環評會議的進展,健康風險評估、空污與生態的爭議浮上檯面,並且延燒至環評通過後。健康風險評估最大爭議在於,現有「健康風險評估技術規範」中主要針對擴廠後製程運作所產生的增量風險,但是環團認為在既有汙染已相當嚴重的情況下,不可以忽略風險背景值,應以總量管制的精神審查此案。後來,環評委員會要求中科局也應將周邊汙染源的中科第一、二期納入健康風險評估,並因應背景風險評估執行面的困難[註二],改以流行病學調查替代。不過,後來在資料公開的完整性與正確性、檢驗方法和調查範圍等方面也出現許多爭議。
   
空污方面,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在會議中指出,在許多實驗與流病研究已證實空汙的致癌性,戶外空氣汙染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治癌因子。而擴廠區周界空氣細懸浮微粒(PM2.5)背景濃度事實上的確已超過環保署2012年公布的「空氣品質標準」,但環評委員以擴廠案空汙所佔比例少,以及台積電承諾實施周邊道路揚塵洗掃工程、收購農田稻草避免燃燒排空汙等措施有助於空氣品質改善理由,而認定開發計畫並未逾越當地環境涵容能力。環保署甚至指稱空氣品質標準為行政機關汙染減量政策的執行目標,而非禁止排放標準。
生態方面,在大肚山學會吳金樹與台灣生態學會楊國禎等人的調查之下,質疑開發單位對大肚山生態進行的調查不夠確實。他們發現彈藥庫周遭有瀕危物種如豆梨、台灣野梨、環頸雉、紫綬帶與鳳頭蒼鷹等,甚至疑似有石虎蹤跡,應當另做完整調查,納入台中都會公園或另立大肚山國家公園以保存。
雖然在環評過程中,環評委員會多次要求中科局補充修正環評書有疑義之處,或是要求回復民團意見後再擇期開會審查,但最終中科擴廠案仍舊在眾多爭議與民團要求退件或進二階環評的聲浪中闖關。

中科.jpg
圖一:中科台中園區擴建案佔地53.08公頃。

環評過後:啟示與方向
雖然環保與公民團體發起多次陳情抗議,然而在環評通過後中科擴廠案已經勢不可擋。但在許多開發勢力仍虎視眈眈的情形中,仍需要回頭思考我們可以從這場環境運動中得到什麼啟示。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陳椒華認為,公民團體若要擋下重大開發案,在專案小組會議階段(即環評初審會議)就要出席緊盯。除了動員在地居民與公民團體以營造社會壓力,更重要的是要做足功課,需要實際閱讀環評書並找到問題點,在環評會議中提出質疑。否則,當案子進入環評大會往往已經來不及,通過環評後再抗爭更是無力回天。最後,面對開發方挾著巨大的資源與制度優勢壓境,缺乏人力和資源的環團和公民必須要及早聯合起來。陳椒華:「很多團體要做事,把他們找起來幫忙,不然大家各做各的,力量沒辦法增加。」
在環評通過後,反中科擴廠運動的數次遊行也喚起了在地公民的動能。2015年的「1128中科擴廠停工大遊行」後,一群在地公民為了延續他們的行動能量,組成「中科汙染搜查線」。經過反覆討論與醞釀,他們認為這場運動使他們注意到公民參與和在地監督的重要性,於是選擇以公民培力為目標,促進更多在地居民關注在地議題。
小結
中科擴廠議題不僅僅揭露出工業開發的浪潮如何與環境與公民的健康產生衝突,在台灣各地點燃遍地烽火,也凸顯了現況中,公民參與面對高科技產業開發與其背後更加複雜龐大的政府法規制度與工程技術,有諸多困境需要思考與嘗試。面對這些鋪天蓋地而來的開發,部分環團與公民也將注意力轉向作為政府開發計畫源頭的國土計畫與區域計劃,從根本處著手。在阻擋中科擴廠失敗後,不同行動者繼續在各自不同位置上持續備戰著。
-------------------
[註一]:全名為中部科學工業園區臺中園區擴廠用地(原大肚山彈藥分庫)開發計畫案)。
[註二]:環保署綜合計畫處於第275次環評大會中指出:「既有(既存)風險由於屬於因過去之暴露而導致之健康危害,因其影響因素包含環境污染所造成之風險及非環境污染類所造成,若擬依據技術規範第6條『健康風險評估作業』之方式進行評估,實有窒礙難行之處,其理由包括如何界定評估範圍、方法、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資料取得等?背景風險是否應由開發業者執行?過去該地區背景開發資料及環境檢測數據是否完整?如何區分『自願』及『非自願』之風險等?均使其執行面具高度不確定性。因此,目前國際間並未將之納入環境影響評估(以下稱環評)執行之參考規範。」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2015.02.07《環評過了 台積投資中科7,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