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從香港的大學教育國際化談臺大邁頂

心理所 胡俊鋒


臺灣政府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教育經費致力於把自己的大學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因此有了邁頂計畫的誕生,臺灣大學作為臺灣的首都大學更是首當其衝, 五年五百億企圖打造所謂的世界一流學校。可是下一步該如何做,不論是教育部還是台灣大學,都在不斷地摸索中前行。同樣是華人為主的香港社會經驗或許能夠為台灣提供一面參考之鏡。

香港地方面積不大,不及台灣,卻有三所大學穩居世界頂尖之流,香港大學更是多年來穩保亞洲之首。我們確實不禁要思考在這背後,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發展著香港的教育,使之能夠得到如此之好的發展?

以香港的大學研究生為例,它的國際化程度已遠遠走在了亞洲所有大學的前面。其中之一則是學生生源國際化。外國留學生人數的多少是考察學校國際化程度非常重要 的一個指標。香港各大學外籍留學生比例卻非常高,如香港科技大學,外國留學生約占研究生人數1/3,生源主要來自北美洲、歐洲、澳洲、亞洲等二十幾個國 家。

大陸地區地大人多,人口素質參差不齊,但是卻不乏有著很多華人地區的人才和精英。香港大學一直都很重視大陸學生這股極具潛力的資源,香港各大學大學部近些年 來都在大陸地區廣招人才,以其自由之學術風氣和豐厚的科研待遇相續招收了大陸地區的各區高考狀元,而在研究生招生中,香港各大學所有專業也全部向陸生開放,近些年來逐步加大了對陸生博士研究生的招收名額,香港政府和香港學校都為這些陸生提供了與本地學生一樣的待遇,而且在科研工作上都給予了豐厚的獎學金 以鼓勵他們在科研有所突破。每年的香港政府都會為包括陸生在內的所有外籍博士研究生提供政府的科研獎學金,提供每個月港幣2萬元(約7,7573新臺幣) 的津貼和每年港幣1萬元(約3,8786新臺幣)的會議及研究活動交通津貼。當然各個學校院所也根據各自情況另外再提供獎學金支援。一直以來,香港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尤其是來自大陸地區的精英人才,對香港本地的科學文化發展都做出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在香港學習畢業之後的學生可以考取香港地區的專業資格證照,也可以選擇留在香港工作,繼續為香港本地效力。由於香港的文化和體制優勢,這方面也吸引了很多大 陸最為精英的知識份子落戶香港,也通過如此管道讓自身培養起來的優秀人才能夠在離開學校之後繼續為香港效力和服務。這一方面可以説明香港地區的人才更新, 也可以提高香港地區的整體競爭實力。

相較之下,我們不禁要想到臺灣對於陸生的種種限制。臺灣看到了大陸地區的生源之優秀,臺灣的各大學也希望能夠招收到大陸最為優秀的精英人才,可是臺灣政府和 學校卻不能給予陸生很多與其他包括僑生在內的外籍留學生同等之待遇,更別說與本地學生同等之學習子資源。例如,一條限制則在於不能打工兼職和參加由臺灣政 府資助的研究項目,這導致了很多陸生即使過來攻讀研究所,但是卻沒法參與到老師的科研專案之中,只能自己在一旁另闢門戶,一來給陸生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障 礙,二來卻不利於充分發揮優秀陸生人才的能力為己所用,促進臺灣自身事業的發展。

雖然臺灣是一塊自由的土壤,具有更自由於大陸的體制,也具有更深厚的文化發展之根基,但是臺灣對於陸生開出「三限六不」確實極大地阻礙了對於大陸精英人才的 吸引和引進,而且也完全不能充分發揮陸生精英人才的能力去為自身地區的發展服務。我想在這方面,臺灣大學作為領頭羊,要向成功邁頂且保有其位,確實應該學習香港大學之氣魄和肚量,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出突破成為表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