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玩偶的怒吼

11/30 野墨坊--《獨白第三十七頁‧玩偶的怒吼》
導演:陳世文
演員:莫子儀

◎田菡

  因我們為人,因我們身處於社會的脈絡之中,這樣教養與形塑成的我們,纏陷其中。本劇想探討的主題--被框架宰制的『我朋友』、我、我們(『我朋友』甚至是一種嘗試疏離自我景況而去自剖,然而這種『觀察者無可避免的同為被觀察者的一環』以這樣的觀眾會心戲謔地消解了『我朋友』字面意義,我朋友是我,甚至也是你們,好像玩弄觀看蘇格拉底反詰嘲諷對手時的三種觀眾層次),以及一名玩偶得以意識自己之為玩偶、在這框架下、同質性暴力操弄之下擁有對『制約』反思的能力。

  處理的主題可以表現得很簡單,而更可以陷入迴圈般無法窮盡。對終極的框架概念(我們物化如規規矩矩工廠公定規格的人偶),反應在好似阿法貝塔階級般嚴明安於其位的線性傳輸帶、標定的線性時間上演繹舉措合適的姿態,好似奉《火車時刻表》為圭臬、一種制約的不斷強化以致人的終極價值竟是工具性的體現,好似我們意識裡的『我們』(從親族、聚落到社會)即是我們分別個體的CCTV……這齣劇之『表現的簡單』在於主題的處理是由覺醒的玩偶的自述--關於夢境、回憶、以及日常生活瑣屑事物的觀察,一種對誘發『為什麼』的鋪排
或是比擬;而形式上有一些玩味的地方,比如讓觀眾自己般椅子選擇座位,說是不想被這樣死硬安排好的入座方式制約(然而表演在位置上有所重心不也間接區分了前/後的觀眾?),在走位上也因而有非依循鏡框式舞台,模糊觀眾/演員有因距離、舞台界定出的界線產生微妙的表演情態--在畸零的縫隙間,演員或造成某些方向觀眾的視角遮蔽、或是背向,導致觀眾儼然有身處後台/演員佈景的一環一種非全然是觀眾、劇場角色錯亂的另類疏離感。然而『搬椅子』、『規矩購票前去劇場看戲』、『合乎守法公民/有自尊品味的布爾喬亞而不刻意干擾演出騷擾雖是很迷人標致的演員』、甚至是『用這樣的言語進行反思』…一切仍不都是某種程度的制約,反思而後?反思的迴圈。


  迴響是無法躍出框架撇的乾淨分明,迴響是我們嘗試跳離框架思考發覺自己著地的響聲。會因而不堪負荷生命之重,進而得出『人生虛無』的結論麼?至少我相信我們雖出之於時代,卻可以不只是時代的產物。莫子儀在劇場裡狹縫表演(形式上有限度的『反制約』象徵中)在制約中狹縫生存狹縫思考於我們跟前了。或許直指的不必是對『世界是冷酷異境』這樣表相的模仿,而是對因為這樣洞悉的諧擬--只緣身在此山中能奈幾何的調調,在劇場中,相對積極地從事破壞性抉擇的『逃避』,也弔詭地可以是真理,這就是生命可以為的輕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