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展望學生會 專訪學生會長傅偉哲

◎李芃萱(政治二)

「從大家對於學生會還停留在『辦活動』的想像,進展到認為學生會不論是在社會的重大議題上講話有說服力,在學校的政策上更是有建設性、也可以匯集學生意見的。」談到對學生會在學校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學生會長傅偉哲這麼說。


學校權力架構下的學生會

  首先是學生會組織的部分;傅偉哲認為,目前學生會的發展事實上正面臨一個瓶頸:學生會尚處於學校的權力架構之下,無法和校方進行對等的談話。因此在實務上,不論是運作必須的經費,乃至於實際和校方進行談判的權力,都是明顯不足的;而在制度上,學校在學生會和其它組織之間所建構的疊床架屋關係──舉例而言,學生輔導委員會和學生會在職掌上的重疊,也使學生會處處受限。

  在今年搖滾音樂季的籌備中,學生會本來要與校外單位合作錄製唱片;然而學生會並非社團法人,沒有辦法簽訂契約;而在學校也不願意為學生會擔保的狀況下,便無法有唱片公司的回饋金。這件事情讓他開始思考:「學生會是不是只能局限於校園中的一個社團?是否有另外發展的可能?」或許,學生會可以是一個社會上的學生社團,一個保護學生利益的人民團體;這樣一來,學生會可能做的比現在更多。

  在學生會內部組織方面,則牽涉到學生對於擔任「學生公職」的想像。每個學生對自己生活的規劃不盡相同,也會用完全不同的態度來面對學生會的工作。因此,各部門對自己的任務賦予的想像,以及其後所投入的心力之間差異不小。


學生活動的改革

  傅偉哲當初參選的政見當中,便已經提過將學生活動的主辦權回歸學生,希望盡可能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利益。因此在這學年的一開始,就由學生會舉辦社團負責人研習營;而在新生書院的籌備期間也和學校溝通,希望學生會能夠在課程中融入學生自治的思維,而校園導覽也不只侷限於單純的景物介紹,能有更多對校園歷史人文的關注。然而新生書院的計畫中,學校能給予的彈性其實不大,因此最後只有在服務課程的介紹中,建議讓服務性社團的人來宣傳服務學習。

  而在服務課的改革上,學生會在服務課程執行小組內嘗試推動服務課的改革。他說,當時最想要改革的是那些「不像服務課」、「只是濫用勞動力」的課程;另一方面,在非學系的服務課上,針對以活動申請服務課這方面重新進行檢討。而未來也會在執行小組下成立「服務課程審議小組」,拉進各學院的院學生會長、各學院院長審核各種學系與非學系的開課。


剖析校園政策的紋理

  在政策面上,學生會則是把眼光放在校務經費稽核委員會。因為公務預算實報實銷、又常常報在不同部門,一般人很難看出其中端倪。傅偉哲認為:「校車事件算是經費稽核工作的一個試驗;學生會內覺得,應該要用校車收費這件事情,來凸顯學生一直都沒有辦法掌握學校預算分配的權力。」其實這個學校的治校思維長久以來沒有太大變化:學生就是過客,因此不需要去過問學校的錢怎麼花、建設怎麼做;往往是在校方決策之後,學生感到不滿意只好跳出來,卻不能在政策的上游提出意見。

  「經費稽核委員會是個很重要的管道,」他提到,「一方面可以了解學校的財務狀況;另一方面,對經費稽核委員會的了解也有助於往後試圖了解並影響預算的分配。」然而在一個學期之後,卻發現學校沒有固定的預決算系統,而是教育部根據去年的花費撥款。在這樣一個人治意味濃厚的環境中,學生團體永遠是被矇在鼓底的,導致最後都必須採取比較激進的抗爭手段。「採取抗爭路線時,並不是我們一開始就想這麼做。」對於這點,他也感到十分無奈:「老實說,能夠協調的事情,誰不想要協調?誰喜歡一天到晚在路上搞抗議?」

  這也是今年花許多心力在校園政策上的原因;而傅偉哲提到,隸屬於學術部的校園空間工作坊,才是他心目中學生會在校園中所扮演的位置。工作坊從跟著校規小組開會開始,學生漸漸發覺自己是有能力參與決策過程的,也可以成為校園規劃中重要的諮詢對象。他認為,這樣的過程就是一種制度上的成功:「透過學生持續的參與,進而讓學校認可,學生的意見很多時候是很務實、很有用的;學生參與這些事務,可以避免很多在外面的資訊不透明。」


學生v.s. 社會

  雖然學生會在大家心目中有許多種想像與期待,「但是大學生已經不能夠只是在校園裡面默默的關心自己的事情,很多事情的源頭都是社會。」傅偉哲認為,如果不去關心這些問題,其實只是見樹不見林的做法。另外,學生會、學代會支持的同志大遊行,他也覺得是一種很大的進步。「因為我們正在校園裡面做這樣的事情(性別議題),在社會上面也應該要同時去倡議這些事。」

  談到上學期臺大學生接收到的審視與批判,傅偉哲認為,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並不是只關心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是世代之間根本上的思維存在著差異。以徐州路護樹事件為例,這其實是反映了現代生活的思維。他說:「未來,臺大學生會的立場應該要站穩青年公民的角色,正視自己這個時代應該負責的工作。」在一個健全的公民社會當中,沒有必要去分價值的優劣,應該是各自倡議自己的主張並去說服人、讓大家重視這一件事情。「臺大學生會應該要站穩這一個角色,尤其是我們相對佔有媒體比較高的關注時,更要站住腳。如果不能為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發聲的話,是不會有人特地為你做些什麼的。」


展望下一屆學生會

  從現有的基礎而言,傅偉哲認為,在「校務政策」、「社會議題」、「學生活動」這三個層次上,前兩者是可以繼續發展的;尤其是在校務政策的部分更應該多加著墨,他說:「這才是學生會最有力量的位置,因為我們在學校很多的會議裡面是有席次的,有的時候甚至可以和行政人員平起平坐;然而可不可以說服他們,就取決於我們做的功課夠不夠多。」如果可以在代表之間結盟去推動議題,這些發展的潛力會比學生會辦活動還要大。再進一步,深入討論校務政策的同時,必定會碰觸到社會議題,才能夠循序漸進的加強對社會議題的專業程度。

  而這兩年來的學生會,也比較忽略和院系學生會之間的連結。「我覺得這個叫做『民主赤字』,表現在投票率和學生參與這兩件事情上,學生會必須負起蠻大的責任。」學生會應該要規劃把院系學生會、更多學生代表納入這個討論的過程,使這個網絡持續的膨脹。舉例而言,現在學生會在校務會議前,便會和院學生會進行沙盤推演,未來可以從院學生會做起,將之漸漸納入學生討論圈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