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7日 星期六

遊蕩的小孩,要往何處去?

 
羅盤針 

美國文學經典《湯姆歷險記》中主角湯姆有個朋友哈克,哈克是鄰居眼中的野孩子,住在自己蓋的小樹屋,街坊大人都叫他「無家可歸的哈克」。哈克的父親酗酒,沒有照顧小孩,放任他遊蕩。哈克的形象在今日大概會被視為一種社會問題,當然小說中的情況與台灣不同。至於台東的武陵村,並不會輕易見到如哈克一樣的小孩,然而不少大人談到:「部落裡很多小孩沒事可做,放了學不回家,到處晃來晃去」。

為什麼不回家?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許多家長出外工作、不常在家,為維持生計壓縮陪伴小孩的時間。這個問題對多數家長並不陌生,然而武陵村不像都市有安親班、才藝班向小孩殷切地招手。如何陪伴小孩成為部落的重要課題。社福工作者與當地人一起成立了課輔班,讓孩子放學後有個去處,並幫助他們完成作業、培養有興趣的技藝;學校也端出夜光計畫,延長學生在校的時間。此外還有大學生組成的Ibu 部落共學團隊利用假期至部落舉辦營隊。

課輔班、學校夜課及大學生的支援在今日臺灣所謂的「偏鄉」皆相當常見,目的即是希望小孩有遊蕩之外的選項,也試圖弭平城鄉的資源差距。在成績、升學的陰影籠罩下,分數評量著孩子的價值,武陵國小主任無奈地提到,臺東學童的學業表現排名全國末尾,「快樂學習」終究沒有辦法使孩子升上中學後免於壓力和打擊。而部落的教育工作者其實也清楚,如果僅是加強複習考試科目、寫作業的方式,對孩子及武陵村的幫助十分有限。因為除了照顧、陪伴孩子,武陵村還面臨著其他挑戰。

武陵村的另一個名字是Buklavu(音近布谷拉夫),這裡是布農部落,族群身分是影響村民生活的關鍵。哈克是白人,族群身分沒有為他帶來什麼困難;哈克的朋友吉姆則是非裔美籍(African American)奴隸,作者馬克吐溫就因為續作《頑童歷險記》關於吉姆的書寫塑造了愚昧的黑人形象而被批評有種族歧視。布農人雖然不受奴隸制威脅,卻也在臺灣的歷史過程遭遇族群的危機。因此學校、課輔班和大學生設計課程、舉辦活動,嘗試帶領孩子認識自己族群的文化。如此不只讓孩子接觸學科外的知識,更有助於他們認同自己,不再把自己的原住民身份視為弱勢、負面標籤,獲得課業無法給予的肯定。

文化涉及許多層面,例如布農的耕作、煮食、授獵、織布、音樂、信仰、祭儀、親屬家族、巫師等等。除了學習知識、技術和規範等生活方式,理解人們看待生活方式的角度及其中蘊含的精神,是認識文化相當核心的一部分。以兒童照顧議題來說,桃源村的布農族人聊天時隨口說道,過去在部落所有的長輩都是爸爸、媽媽,看著小孩,所以不擔心小孩在外亂晃。這透露不同於今日將小孩照顧的責任歸於戶口家長的思維;由此看來,「哈克」之所以成為一種隱憂,其實與人們如何看待、對待孩子有關。

有趣的是,遊蕩有時反而可能使得族人接觸傳統技藝,桃源村的Dahu 年輕時不去上課、在山中生活,因此學到了現在教給後輩的食農知識、狩獵技術。這樣的經歷或許對多數人來說顯得另類,卻也走出了自在的生命。

遊蕩的小孩要往何處去?希望你平安回家,也願你找到出路。


△ 足球場旁這一間空蕩蕩、已廢棄的屋子原是民族教育傳統屋。
傳聞曾有遊蕩的小孩待在屋內,不過已是十年前的事,主任表示沒有人在那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