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馬祖:廟宇特色與背景

 
◎黃脩閔、柯亮宇 

  馬祖具有豐富的廟宇文化,不論廟宇的密集度及居民對宗教活動的熱衷程度,都不輸給台灣本島,甚至更為蓬勃發展,其中又以北竿的廟宇種類、密度、居民參與度最多。探究為何有如此蓬勃的宗教發展,在北竿經營飯店的小馬哥說道,過去馬祖地區資源貧乏,在遇上生病、求子等生活困擾時,只能求神問佛,因此建立起神祇與在地生活之間的緊密連結。如今,因為人口少,居民間互相熟識,廟宇活動或祭祀慶典成為各個村莊內與村莊間,展現凝聚力與傳遞友好之意的表現,像是一年一度的擺暝祭典,各個廟就會以神轎互相巡廟的方式交流、拜年。

  馬祖人的神明屬於閩東體系,不同於台灣的閩南體系,神明的血緣系統多半來自大陸[1],且由於馬祖的不同村落人民,係從大陸的不同地方遷徙而來,早期也都分別與大陸進行交易,沒有漢人社會「village」的村落概念。以南竿牛角村來說,來自大陸、不同的血緣關係的人們,到馬祖之後,各自選擇不同的居住地點,與各自神明信仰結合後,牛角村內便形成不同的區域,各有其不同的信仰,因此一個村子同一個儀式要做11次,若將牛角村的神明分類,分別為「從大陸帶來的、位格較高的神」、「具有特殊能力的神」、「隨海飄來的屍體或神像」與「村落的地方神」[2],這些神明都有強烈的閩東源淵、結合島嶼漂流物的特性,且都與當地人的生活歷程緊密結合。2001年的時候,牛角村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建廟成了集體性的目標,也是形塑牛角村社區共識的重要關鍵,原本牛角村內部以區域區分,有著不同的儀式與廟宇,一直到建廟開始才形塑了新的社群概念,從廟址的選定、神龕次序的安排,背後都有地方勢力的角逐與溝通,也往往會牽動政治人物的選舉結果,更會連結到世代間對於廟宇的傳統性、公共性根本的想像不同。台大人類系林瑋嬪老師在馬祖田野的研究便認為,牛角村新廟的建立,使牛角無論在宗教或政治上,都更為整合,祭典的合併也解決了過往繁瑣的夜間性慶典難以配合的問題,其中又涉及到馬祖人從漁業社會轉為公教社會的型態有所改變,宗教也直接與社造結合,使老中青三個世代有了理念上的溝通。[3]

  馬祖人的信仰大多來自大陸福州、梅州等地,以北竿塘岐村為例,當地有兩間廟,分別是水部尚書公府與蕭王爺信仰。尚書公香火源自福州台江區塢尾萬壽尚書公廟,自大陸分爐至北竿,萬壽尚書公又稱水部尚書,因而得名,崇祀的是宋末民族英雄陳文龍,為沿海漁民的保護神。蕭王爺則是從泉州富美宮分靈,最早由泉州惠安人帶三尊神像至塘岐,與部分台灣本島的王爺信仰來源相同,蕭王府內共有六位大人,分別為蕭王爺、南京先生、蓮城佛祖、金王爺、中壇元帥、袁書記,至1951年分香至坂里境,又因為1980年代起許多人自馬祖遷徙到桃園後,而分香至桃園八德。在這樣的宗教連帶下,有些居民會定期回大陸祖廟參訪,而有後續兩岸的交流,然而,「進香」的文化卻是從台灣學過去的,馬祖對當地人而言,過往是從長樂鄉來捕魚的地方,並沒有進香的概念。如今,馬祖人會進行連結海峽兩岸的進香行程,先從基隆出發,繞道台中,經過馬祖後,再繞到大陸,對馬祖人而言,便是為了提醒兩岸間不要忘記海峽中間還有馬祖,作為台灣跟福建的支點,也就是,不該受制於海岸的想法,而是可以藉由海洋,跟世界相連的想法。

▲蕭王府
▲水部尚書公府

  信仰基於馬祖人的重要性,從日常生活之必須、自大陸遷徙的淵源,到如今已十分多元,作為社區凝聚的動力、觀光發展的重大特色,也是其不同於台灣本島的文化地景,常會跟元宵、中秋等特殊節慶連結,成為串連馬祖不同島嶼間交流、或與大陸與台灣間互動的重要支點。


———————————————————————————————————————————————

[1]當地人在提及馬祖廟宇與兩岸的關聯時,皆以「大陸」一詞,故本文以此名稱。

[2]林瑋嬪(2013)。〈為何要建廟?從廟宇興建的物質化過程探討馬祖社群再造〉,《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2期,頁10

[3]同註2,頁21-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